本网消息 10月31日上午,学校在X4-309会议室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九次学习会议。本次学习会议学习内容包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有关重要文件及法律法规。全体在家校领导、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党委书记张方胜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张方胜领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定兴领学《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

结合学习内容,张方胜强调,要弹好育人“奏鸣曲”。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献,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真理光辉,更为艺术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研究创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校专业涵盖8个学科门类,其中就包括文学和艺术学。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的文艺领域专门人才。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坚守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初心,引领师生在潜心创作、教书育人、服务社会中,回答时代之问,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想引领、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努力培养兼具好的专业素养、高尚的人格修为和“ 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的文艺人才,推动学校文学艺术教育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张方胜要求,要打好减负“组合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多次围绕这一主题作出重要指示。中办、国办制定出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针对反映强烈的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法加重基层负担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明确禁止项、划出警戒线。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其本质是不讲政治、党性缺失。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当以身作则、作出表率,形成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以上率下、以身示范,全校教职工加强监督的良好氛围,以整治形式主义实际行动,切实为基层减负。把“一级讲给一级听”变成“一级干给一级看”,把“层层抓开会”变成“层层抓落实”,真正把党员、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凝聚起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张方胜强调,要用好评价“指挥棒”。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教育评价改革的系统性文件,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确保《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学校全面落地落实需要全校上下通力配合、协同推进。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目标任务、准确把握“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突出问题导向,注重破立结合,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切实发挥好教育评价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指挥棒作用,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育人水平。

党委常委刘兰青作交流发言。他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高校建设,特别是评价体系建设的行动指南。《方案》的提出,一是体现了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价值引领,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让教育真正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服务,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二是体现了教师职业追求和个人成长的价值引领,将师德师风放在了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摆在首位,突出党建引领、强化制度保障、丰富建设内涵、划好师德红线,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的新时代教师队伍。三是体现了将教学、育人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标准,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要坚持“凡引必审”原则,把好入口关,严格依照法律政策规定和合同约定招揽和引进人才,明确人才成果归属问题,营造更加公平、公正、健康的学术环境,为全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刘兰青表示,《方案》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具体落实,接下来,学校要力争让新评价方案更彻底的在学校落地生根,也让新评价方案更加有效的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形成评价方案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

党政办主任干洪伟围绕“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做好服务上”主题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说,要充分认识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服务师生的能力和魄力,持续提升服务师生的力度和温度。

教务处处长蔺绍江从修订背景、主要内容框架、产生的相关影响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他说,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对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和学生评价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加强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萌以“坚持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推进教学院常态化过程监督评价”为题作交流发言。杨萌提出,要科学精准定位,凝练和推进教学院的特色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成效,巩固和强化师生发展中心;坚持常态化师生发展,完善环境学院师生成长品牌。 (记者 李露 周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