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黄石日报:从城市发展到生态和谐 ——读《黄石生态景观与矿冶研究》

发表时间:2025-02-24 浏览次数: 审核人; 编辑:陶霞

字体放大字体缩小语音读报 最近,我详细研读了湖北理工学院副教授陈玲撰写的《黄石生态景观与矿冶研究》一书,感受颇深,很受启发。

作者深入探讨了黄石在新时代发展理念下的探索和实践,从生态文明、矿冶文化、城市发展态势等多个角度出发,结合黄石地区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黄石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中融入矿冶形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对如何建设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从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位等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生态城市的特点、建设内容和标准,并对田园城市思想、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等进行了比较分析。以青铜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大冶特钢、黄石工矿集团、华新水泥厂旧址等为例,充分展示了矿冶文化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丰富内涵,结合黄石工矿集团、大冶特钢等企业的历史和发展,以及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情况,展示了黄石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矿冶形态的具体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

本书以生态与矿冶的关系为主线,将黄石地区的生态景观与矿冶发展紧密结合,展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书中从地质、地理、生物、历史等多个角度,详细介绍了黄石地区生态景观的形成、演变及其与矿冶发展的关系。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让读者在了解黄石地区矿冶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态景观的变迁。这种独特视角,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黄石地区的发展历程。本书在编排上注重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图标,让原本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地质地貌变得生动形象。此外,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述,使得本书不仅适合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广大普通读者进一步了解黄石地区的生态与矿冶文化的发展。

《黄石生态景观与矿冶研究》一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书中详细分析了黄石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参考。书中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指出城市发展和文化建设相辅相成,黄石在保护和传承矿冶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书中探讨了如何将矿冶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景观设计中,强调景观设计要注重生态循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这对于提升城市特色形象,打造城市文化名片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引发了我们对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之间关系的思考,指出了城市发展不能忽视文化建设,文化传承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对矿冶形态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和方法探讨不够深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探讨不够全面。

总的来说,《黄石生态景观与矿冶研究》是一本内容丰富、视角独特、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好书,也是一部兼具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著作。它为我们了解黄石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生态与矿冶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为黄石乃至全国其他工业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我国生态与矿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http://epaper.6537777.com/hsrb/html/2025/20250224/20250224_003/20250224_003_01_2952.html?searchWord=%E6%B9%96%E5%8C%97%E7%90%86%E5%B7%A5